當地時間15日,法國*地標巴黎圣母院塔樓起火,一小時后火情迅速蔓延,塔尖在大火中坍塌。在塔尖坍塌后,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制框架都在燃燒,幾近被毀。經過五個小時的戰斗,消防隊員似乎控制住了火勢。教堂的兩座鐘樓得以保全,但屋頂部分有三分之二都已被燒毀。
隨后,巴黎圣母院火災迅速占據國外各大報紙頭版,全世界為之哭泣。而文物古建筑防火
安全,也引起了全世界的討論。
4月16日,北京故宮博物院今日召開“消防安全緊急會議”。
對于故宮如此快速的反應,眾多網友紛紛點贊,“居安思危,故宮做得很好”、“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,無論中外,這種代表人類文明的東西有損失,都是令人心痛的事情?!?。也有網友提醒,“故宮,天壇,潭柘寺,雍和宮,白云觀,地壇......都需要防火。木質結構啊,千萬不能出事”。
故宮是舉世聞名的木質皇宮建筑群,原院長單霽翔曾說,自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以來,火災就是其面臨的*威脅。故宮有屋宇九千多間,間間都是磚木結構,但是故宮卻創造了一個奇跡:整整48年零火災。
故宮是怎么做到的呢?
《中國青年報》2018年9月12日曾專門刊文介紹故宮如何防火,其中介紹到:
故宮特勤消防中隊位于故宮東華門內。為了保護這座宮殿中的博物院,故宮特勤中隊的年輕人,需要牢記宮里所有宮殿的位置和布局,了解每一條道路,以及所有建筑的結構特點。
消防員每天分成四班,輪流巡邏,把整個故宮劃為10個區域,挨個檢查8728間殿宇宮室、161個消防栓和3000多個
滅火器,以及所有的用電設施。
在2013年故宮全面禁煙之前,消防員還必須檢查所有的垃圾桶、草堆和樹洞。禁煙是故宮博物院前任院長單霽翔發起的,特勤中隊也帶頭執行了這項措施,消防官兵全體禁煙,連廚房的煤氣灶都改成了電熱鍋。
除了煙頭這樣的明火,另一件需要消防員注意的事,是所有用電設施的線路。為了消除消防安全隱患,這座木結構建筑群里所有的電線,都是先裝在橡膠的絕緣管中,再放進金屬管中。選用LED冷光源,一方面減少光照對文物的損害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降低溫度。單霽翔曾對媒體介紹,故宮里所有的燈架和線路都脫離古建筑1.5米以上,每一盞燈都有專人值守。
宮里道路狹窄,正常規格的
消防車無法通行。故宮特勤隊擁有一輛小號的消防車,以及巡檢用的電瓶車,“這是別的中隊很少有的”。
故宮的消防處每年進行1~2次消防演練。每隔4年還會組織一次消防運動會,有趣的一個項目,是模擬起火后的場面,員工比賽搬動重物,假裝是在搶救藏品和文物。這些賽事都安排在閉館的周一,一場運動會會持續一個多月。
多少中國古城古建毀于大火?
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,我們的先人留下無數無法估量其價值的文化瑰寶。這些瑰寶,大量以古城、古建和文物的形式保存。
不同于戰爭時期,和平時期的火災,其實完全是可以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做到避免發生的。如何盡*努力保護中國古建和文物不因人為疏漏而毀之一炬,巴黎圣母院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。